自2017年底國務院發布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指導性文件以來,不到兩年時間,上百家工業互聯網平臺相繼涌現。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占整體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22.5%,未來15年市場規模或將超過11.3萬億元。
雖然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的優勢十分明顯,但工業互聯網在我國制造業中的滲透率仍較低,對眾多制造業企業來說,轉型面臨著眾多問題。其中第一步工業設備數字化改造和數據聯網就攔住了眾多企業的腳步。
同時相比消費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更注重技術的可靠性、穩定性,因此技術成熟度已成為眾多制造業企業決定是否上“云”的重要考量因素。
雖然我國網絡基礎實施建設較為完善,但是在工廠內網絡方面跟國外的差距巨大。建設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的重點任務之一就是實施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工程以及加快企業內外網絡的改造升級和IPV6部署。
工廠中的5G技術
現在隨著5G時代的到來,5G成為工業互聯網業務的重要支撐。5G技術也可以部署到工廠內外網絡中。
5G網絡切片:5G網絡切片可以支持多業務、多服務質量、多用戶以及行業的隔離和保護;
高頻+多天線:高頻+多天線可以支持制造工廠內的精準定位和高寬帶;
URLLC+(MBB+URLLC)+mMTC:支持工廠內的工業控制、信息采集以及先進人機交互的應用需求;
5G邊緣計算:如何有效的保證數據的保密機制,在工廠的5G使用過程中,邊緣計算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提供數據不出廠區,不到運營商的核心網或公網,另一方面保證數據物理上不出廠區,數據在本地的處理包括有效的低時延,以及降低對核心網的壓力。所以在工廠邊緣計算的系統在5G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5G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應用部署
美國、歐盟、韓國等發達國家運營商和設備商借助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先發優勢,紛紛加快5G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應用布局,積極搶占5G產業制高點。
愛立信與瑞典工業巨頭ABB簽署了一份基于5G技術面向工廠自動化的諒解備忘錄,專注推動5G網絡切片在汽車、電子等垂直行業的合作標準制定和應用服務,旨在使用5G和工互聯網聯網來提高工廠自動化程度。
韓國三大運營商SK電訊、KT和LG U+同時推出面向汽車制造、機械制造企業的5G服務,旨在通過啟動智能工廠服務加速布局工業互聯網應用,提高制造業業務效率和競爭力。三星和AT&T合作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創建了美國首個以制造業為主的5G“創新區”,測試平臺的目標是提供對5G如何影響制造的真實世界的理解,并提供對智能工廠未來的洞察。
2019年2月,三星、思科和Orange在巴塞羅那的MWC19上推出了無人機和工業機器人兩款工業5G應用。
在浙江,在化工行業,浙江移動與中興通訊、浙江中控、新安化工攜手打造的5G工業數據采集及控制系統成功上線,5G三維掃描建模檢測系統、儀表無線減輻升級等項目均已經入試點階段。
在汽輪行業,浙江移動通過與杭汽輪集團、浙江中控、新安化工等企業的合作,研究實現包括5G三維掃描建模檢測系統、儀表無線減輜升級等省內首批5G工業互聯網應用,且均已進入試點階段。
5G應用前景
5G融入工業互聯網將使其應用場景得到深度拓展。
一是覆蓋感知,利用5G大量獲取工廠生產實時運行數據,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提升產品質量,降低成本、節能減排、優化決策。
二是柔性化生產,使生產線高度靈活化,針對個性化需求,利用云化機器人、智能物流等方式,實現更加靈活、互聯、協同的生產。
三是人機協作,未來工業生產需要大量人機協調,不光要做到指令傳輸,還要做到復雜視覺、觸覺的同步信息傳輸,包括工業AR等。
5G的高速率、低時延、海量連接等優勢特性能夠滿足工業互聯網連接多樣性、性能差異化以及通信多樣化的網絡需求。目前,我國許多廠商在積極探索5G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雖然工業應用場景較為細碎,對于5G的建設和運營都會帶來較大挑戰,但是各行業已經開始探索,通過試點示范探索5G與工業互聯網應用新模式。
華辰智通致力于為工業企業提供成熟、可靠的工業互聯網整體解決方案,為工業企業搭建符合企業自身的互聯網生態平臺。努力推動企業上云、設備上云、企業上平臺、設備上平臺等。提供設備運維&工業設備數據遠程采集&,PLC遠程編程控制&,智能網關&工業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歡迎咨詢!